《材料研究述评》封面展走进复旦大学

时间:2025-10-17浏览:10

20251010日,《材料研究述评》(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AMR)封面展在复旦大学李兆基图书馆开幕。本次展览由AMR与复旦大学李兆基图书馆合作举办,展出了近60AMR期刊封面,涵盖催化材料、多孔材料、微纳材料、光电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储能材料以及新材料设计等主题,也介绍了复旦大学学者发表于AMR的文章,展现了AMR刊出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优秀研究成果,让读者在翻阅典籍之余,近距离感受科学研究与视觉设计的交融之美,更为促进学术交流助力。

《材料研究述评》(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简称AMR)是上海科技大学主办的首个国际学术期刊,由上海科技大学与美国化学会共同出版,202010月创刊(月刊),2020年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支持;相继被ESCIScopus数据库收录,当前影响因子14.72024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英文梯队期刊项目。2023年底至今,AMR均位列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表材料科学1区。

创刊以来,AMR走进中国一流高校和研究所,举办了系列研讨会及封面展活动。迄今已先后在上海科技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成功举办封面展。


AMR封面文章选介

12025年第三期副封面文章All-Optical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Enabled by Photodeformable Linear Liquid Crystal Polymers (Lixin Jiang, Lang Qin, Feng Pan, and Yanlei Yu*. Acc. Mater. Res. 2025, 6, 3, 274–284. https://doi.org/10.1021/accountsmr.4c00318) 来自复旦大学俞燕蕾教授团队,总结了课题组在光致形变线型液晶高分子新材料和全光控微流体新技术研究中的进展。团队研发的首台()全光控蛋白即时检测设备,实现了微量蛋白样本的精准、快速检测,展示出光致形变液晶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新范式。


22025年第一期封面文章Activation and Catalysis of Methane over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aterials (Bing An, Yujie Ma, Xue Han, Martin Schröder*, and Sihai Yang*. Acc. Mater. Res. 2025, 6, 1, 77–88. https://doi.org/10.1021/accountsmr.4c00279) 来自北京大学杨四海教授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artin Schröder教授团队,总结了用于吸附和转化甲烷的功能性MOF及其相关材料的设计和开发。作者利用广泛的实验和计算研究,分析了甲烷转化关键反应中活性位点及其微环境在甲烷结合和活化过程中的作用,并讨论了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方向。


32025年第二期副封面文章 Chiral Molecular Carbon Imides: Shining Light on Chiral Optoelectronics (Yihan Zhang, Yujian Liu, Wei Jiang*, and Zhaohui Wang*. Acc. Mater. Res. 2025, 6, 2, 158–171. https://doi.org/10.1021/accountsmr.4c00304) 来自清华大学王朝晖教授-姜玮副研究员团队,全面概述了三类代表性的手性分子碳酰亚胺 (CMCIs):单链、双链和多链手性共轭螺旋的理性设计策略、基本的手性光学特性和手性光电应用。文章重点介绍了增强手性光学相应的策略,深入探讨了手性结构与激发态参数之间的内在关联。最后,文章介绍了此类材料在多功能自旋极化光电器件中的广阔前景。


42025年第六期封面文章 Synthesis of Homogeneous Plasmonic Nanostructures for Generating Uniform and Reproducible Photonic Environments (Yoonhee Kim, Yuna Kwak, Jihyeon Choi, and Jwa-Min Nam*. Acc. Mater. Res. 2025, 6, 6, 742–753.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countsmr.5c00043) 来自韩国首尔大学Jwa-Min Nam教授团队,介绍了利用均质等离子体纳米粒子及其组装结构生成均匀、可重现的光子环境的综合策略和见解。文章探究了简单等离子体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成核控制、生长控制和形状纯化),讨论了进一步的结构改进,展示了这些获得结构均匀性的合成方法可以转化为一致且可重复的光学信号。未来结合机器学习辅助纳米结构设计的最新进展,有望进一步优化结构精度,开发新的合成路线,加速实现实用的等离子体平台。


52025年第七期封面文章 Microscale Bipolar Interfaces for High-Power Fuel Cells (Jianping Chen, Kritika Sharma, Zhongyang Wang*, Shrihari Sankarasubramanian*, and Vijay Ramani*. Acc. Mater. Res. 2025, 6, 7, 865–875.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countsmr.5c00039) 来自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王中阳教授团队与华盛顿大学Ramani教授、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Sankarasubramanian教授合作团队,系统总结了微尺度双极界面(PMBI)的设计原理与性能优势,详细讨论了其在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等体系中的应用突破,并对未来自修复界面、光-电耦合调控等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62025年第八期封面文章From Peptides to Silk-Inspired Proteins: Self-Assembling Systems for Functional Biomaterials (Simon Sau Yin Law*, Ali D. Malay, and Keiji Numata*. Acc. Mater. Res. 2025, 6, 8, 964–978.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countsmr.5c00087) 来自日本京都大学Keiji Numata教授团队,介绍了课题组开发的功能性肽和丝蛋白及其组装体,阐明了大型纤维结构蛋白质的自组装机制,以及如何面向不同的应用调节它们的特性。






返回原图
/